人民网内罗毕10月11日电(记者黄炜鑫)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消息:在世界标准日来临之际,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技术标准宣贯暨实验室检验测试能力提升培训班日前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地区奔巴岛举行。培训班由中国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项目专家组与桑给巴尔奔巴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合作举办,来自当地各级疾控机构及医院的80余名医护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参加培训。
培训期间,中国专家组详细讲解了埃及血吸虫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诊断与治疗等关键知识,重点介绍了埃及血吸虫病原学检测技术尿液镜检和核酸检验测试技术,针对前期国内已成功建立的两项埃及血吸虫检验测试标准——《埃及血吸虫虫卵检测尿液过滤镜检法(团体标准 T/JPMA014-2022)》和《埃及血吸虫核酸检测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法(江苏省区域标准DB32/T4565-2023)》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宣贯,并通过一对一的指导,让学员们较好掌握了检测技术。
奔巴卫生署医政处处长马苏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班标准的学习和实践,当地疾控与医疗机构对埃及血吸虫病规范检验测试能力得到有力提升,为确保当地患者及时有效地发现、及时治疗奠定较好基础。
2014年,中国在世界卫生大会上签署了关于在坦桑尼亚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政府负责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2017年,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首批专家组进驻奔巴岛。2023年9月,中国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二期项目启动。
据了解,多年来,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围绕全球血吸虫病消除目标与国内输入性血吸虫病防控的工作要求,在积极研发血吸虫病防控新技术、新产品的同时还组织国内外专家对中国血吸虫病防控的经验、策略进行总结与提炼。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规范埃及血吸虫病的诊断方法,该所牵头制定完成了两项埃及血吸虫检验测试标准——《埃及血吸虫虫卵检测尿液过滤镜检法(团体标准 T/JPMA014-2022)》和《埃及血吸虫核酸检测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法(江苏省区域标准DB32/T4565-2023)》。
由于轴子暗物质信号极其微弱,经典磁场干扰有几率会成为高灵敏识别轴子信号的巨大挑战。
该项目位于福建东山县杏陈镇、前楼镇海域,该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4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5.2米/秒、最大风速可达48米/秒。
在“夸父”设施园区,有数座单体建筑(科研厂房),它们都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子系统,每个科研厂房里都有多个系统正在建设和运行。
未来,核聚变能将在人类的能源系统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来自核聚变的清洁、持久且便宜的电能会走进千家万户。
非编码RNA可能成为未来癌症诊疗的新指标和新靶点,其独特的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也为实现个性化医疗提供了可能。
11月11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展翅珠海,以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国人民空军成立75周年。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看来,用信息化手段为水火箭这类跨学科教学项目“赋能”,是开展科普教学创新的有效尝试。
今年的滑雪季马上就要来临,全国冰雪资源何处多?日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综合多种气象指标发布了冰雪资源数据,为滑雪爱好者和滑雪场经营者打造了一把“冰雪资源量尺”。
受今年第22号台风“银杏”影响,预计11月11日至12日,海南省中部及东南部将有中到大雨,万泉河、昌化江及沿海部分河流将出现小幅涨水过程。
这一研究成果区分了BLA向同侧和对侧大脑半球投射在情绪和相关记忆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发现了BLA到对侧NAc神经投射在编码负性情绪和引发逃避行为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跨脑半球神经连接的一个重要功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大国间竞争形成叠加态势,我们国家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
收获时节,走进浦城县仙阳镇的谢华安院士工作站,种粮大户钟安森没有下田,而是在大屏幕前查看农田的各项数据。
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
为了种出茁壮可口的生菜,这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科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高校院所的年轻人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产量高、品质好、能耗低、花费少的队伍将会胜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军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纪录。
11月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首场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该活动以“焊牢科技与产业融合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通过供需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北京时间11月6日8时50分,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真正开始启动。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5年。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计划”)观测策略日前在国际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人员还模拟了目标恒星HD 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线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杨阳团队制备了具备优秀能力光学性能的低毒性蓝光胶体量子点,并以其溶液为光增益介质,实现了高度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